跳至正文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非泰戈尔所作

吃饭时听到泰戈尔《生如夏花》的全文朗诵,深为叹服。“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早已为人所知,而诗中另外一句“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更是让人颤抖。又听《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更是让人难以平静。忽然间,想找找英文原版看是什么样的诗句。一查,偶然间发现竟然有一个网页在讨论该诗是否为泰戈尔所作。看到这个讨论,瞬间石化。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泰戈尔写的吗???

恕我浅薄,我之前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耸人听闻”的观点的。但是,查了查资料,最终初步确定:《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真的不是泰戈尔写的!

网上几篇讨论总结的结论如下:

1,《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英文诗,不是泰戈尔的作品。

2,该诗第一段应是张小娴所作,首现于1997年完成的《荷包里的单人床》,该句为:“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后来被一群台湾学生在网上改编,集体创作接龙成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3,其后《读者》杂志2003年第14期发表该诗,署名泰戈尔,而该诗则是摘自同年第5期的《女子文摘》。《女子文摘》一位编辑透露,这首诗是从网上弄来的……以《读者》知名度来讲,此诗一出,天下必反!以讹传讹,谎话说了一万遍就成了真理,结果该诗想当然就被当成泰戈尔所作。

随后,我简单查阅了一些数据库,如下: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收录了从1833年至1910年间出版的302种期刊)
——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计划收录民国时期(1911~1949)出版的两万余种期刊,近一千万篇文献)
——读秀(全球最大中文电子书库,从宋元到2013年约300万种图书+期刊)
——大成老旧期刊数据库(收录了清末到1949年近80年间中国出版的6000余种期刊,共12万余期,130余万篇文章)

查询这些资料库得出来的结论是:查询这些资料库得出来的结论是:公元2003年之前,《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这首诗或其类似诗并未出现。读秀显示最早出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这首诗是在2003年《枫叶红了》(郭增磊主编,北京:长城出版社2003年版)上。在此之前书或期刊杂志上,并未出现。尽管这些数据库收集的资料并不是全部资料,但是鉴于这首诗的名气,若之前都没有收集的话,足以说明该诗出现的年份较晚。

至此,事实已明了。尽管该诗并非泰戈尔所作,但这并不丝毫妨碍他的盛名;相反,此诗托其名而得以流传,恰恰说明了他的地位!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The farthest distance way in the world
  不是生与死 is not the way from birth to the end.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It is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but you don’t understand I love you.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The farthest distance way in the world
  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you don’t know I love you
  而是爱到痴迷 It is when my love is bewildering the soul
  却不能说我爱你 but I can’t speak it out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The farthest distance way in the world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is not that I can’t say I love you.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It is after missing you deeply into my heart
  却只能深埋心底 I only can bury it in my heart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The farthest distance way in the world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is not that I can’t say to you I miss you
  而是彼此相爱 It is when we are falling in love
  却不能够在一起 but we can’t stay nearby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The farthest distance way in the world
  不是彼此相爱 is not we love each other .
  却不能够在一起 but can’t stay together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It is we know our true love is breaking through the way
  却装作毫不在意 we turn a blind eye to it
  所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So the farthest distance way in the world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is not in two distant trees.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It is the same rooted branches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but can’t depend on each other in the wind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The farthest distance way in the world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is not can’t depend on each other in the wind
  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 It is in the blinking stars who only can look with each other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but their trade intersect.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The farthest distance way in the world
  不是星星没有交汇的轨迹 is not in the blinking stars who only can look with each other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It is after the intersection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but they can’t be found from then on afar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The farthest distance way in the world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is not the light that is fading away.
  而是尚未相遇 It is the coincidence of us
  便注定无法相聚 is not supposed for the love.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The farthest distance way in the world
  是飞鸟与鱼的距离 is the love between the bird and fish.
  一个翱翔天际 One is flying in the sky,

  一个却深潜海底 the other is looking upon into the sea.

&&&&&&&&以下两个讨论网页,供参考&&&&&&&&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否为泰戈尔诗作(学院派的考证)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錯譯板網上流傳的典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非泰戈尔所作》有34个想法

    1. 偶得而已。
      说实话,自己也被吓到了。有意无意中,我们助长了很多谣传,给后来人“创造”了很多错误。

        1. 两种用法不是都对吗?粗看比较别扭,但是它的确是正确的写法,只是大陆比较不常用这个字而已。
          繁体中,“祗”和“祇”倒是要分辨清的,很多人误写。
          生活中,也不能处处较真——那样的话人没法活了,是不?呵呵

    1. 不读,听听亦可。
      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心境,读诗自然也就有不同的体验。
      或许,曾经那些令人激动不已的诗词,如今已变成波澜不惊。

  1. 我记得很早以前见人讨论过 distance 应该是用 furthest 还是 longest 的问题。

    其实这种张冠李戴或者冒名捏造的事情很多。中学写作文,很多人都用过「有位名人说过:XXXX」这种句子。有个同学为了加强可信度,经常用「欧洲著名哲学家迭戈说过:XXX」其实 Diego 是他自己的英文名,取名于某足球明星。

    我大部分时候是不关心别人引用的「名言」的。作者再有名,non-sense 还是 non-sense.

  2. BTW,我特别喜欢维基百科的一点就是言必注明出处,而且我经常会点击原文去核实。相比之下,别说中文 BBS 上读者随便发的文章,就连中文百科(百度、互动)的可信度也极低。

    1. 一般的知识,或可去百科参考了解一下。
      但是对于维基百科上的知识,历史系的很多老师是很反感的,有的老师甚至直接说,若引用百科,分数立马降低,甚至直接挂掉——言必有据,是历史写作的最基本要求。
      生活不必较真,但有的时候,像这类问题还真得较真一下,因为它流传太盛了。
      尽管并非泰戈尔所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应该同样会是流传千古的。

        1. 言必有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据”和“言”之间逻辑是否清晰,“据”是真是假都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你没“据”的话肯定不行。

        2. 赞同。以马光兄做学术研究的态度来看,维基百科可能还不够严谨,毕竟它本来就不是学术杂志、它的编辑和志愿者们中有许多也可能没有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但是,起码他们态度认真、并且在普通人能够做到的范围内做了基本的求证工作,作为一个有三千多万页面、针对大众的网站来说,这一点已经很了不起。相比之下,中文的几大百科简直就是搞笑。

  3. 从小写作文就不会引用别人的话,因为别人的名字老是记错或记不住名字。所有作文上老是引了一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谁说的这句话?

回复 Derek Yang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