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那些年,陪伴我成长的闲书

从小,我就是一个与书结下不解之缘的人。我所成长的中原小村庄,生活极其简单。那时,没有游戏机,没有电脑,甚至连电都是时断时续的,电视机在当时来讲也算一个稀罕物。这种单调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促使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那时的我,没有别的爱好,惟嗜读书,有事没事就抱本书去读。彼时,读书纯属个人兴趣使然,没人要求我去读,也没有任何压力去读,真是纯天然、原生态放养。

小时候家中虽贫,却有不少的藏书。柜子里、箱子里,甚至屋梁上,到处都有书。单单是儿童连环画,就有两大箱。虽然与那些藏书数万卷的图书馆相比,我家的藏书不值得一提,但是我却敝帚自珍,无比爱惜这些书。家中有一个不成文的优良传统:即便再穷,也不会卖书!所以,书也是越积累越多。

家中的书来源颇杂,种类也多。其中,最多的应该是我爷爷留下来的各类书。爷爷当了很多年的小学校长,因此留下了很多政治类和教学类的书。爷爷写得一手好字(可惜一点都没遗传到我身上),所以经常在书上会看到他潇洒的毛笔签名。之前,家中还有不少爷爷用钢笔字写的日记,我翻阅过,里面基本全是一些政治的资料摘录和学习心得。当时我就在想,难道他们整天都在政治学习?那真是个特殊的年代……其次是父辈们一代留下来的书,叔叔、姑姑也多从事教育工作,积攒的书以文学和教材居多。再其次就是我们姐弟几个留下来的教科书了。

这种情况,直到我去澳门读研之前,基本没变。

与爱迪生不同的是
他看的是枫树,我关注的则是枫树制成的纸张

《爱迪生》连环画

小时候爱读书,但却基本上没买过书。一是因为家中虽有“书香”,但却没有“门第”,穷得没钱买书;二是家中藏书还算可以,基本能满足一个孩子的阅读了。

那时候读的书,最多的应该是连环画。家中的连环画有多少种呢?具体的我不清楚,我只知道至少有大两箱子,一两百本应该是有的。四大名著、鬼怪故事、十大元帅、发明家系列、武侠系列等各种题材的都有。上学时,我经常拿着这些连环画和班里的同学分享或交换阅读。记得有一次,后排的同学向我借了本《爱迪生》,结果他却把它弄丢了。当时我就懊恼不已,非让他赔我一本不行,但他说这个连环画买不到,只能赔我5角钱(一袋方便面的价格)。后来,钱我没要,书最终也没找回来。至今,这位同学,我依然记得他的模样,只是忘却了他的姓名。

一些连环画
原先很多小人书都丢了,有几本是这两年我买的

连环画

等识字多了,我就开始读小说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小学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应该是《书剑恩仇录》。当时读的时候,不知道金庸是谁,也不知道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已经没封面、封底了),反正拿来就看,打打杀杀的,还有各种神奇的武功,挺有趣。高中的时候,无意间再翻到这本书,才知道这个就是金庸的第一本小说。如今,这本破书也不知踪影了。

初中时,读了不少小说,现在依稀能记起来的有《西游记》、《水浒传》、《说岳全传》、《雪山飞狐》、《红旗谱》、《播火记》、《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记得家中藏有很多期的《中国青年》。这批杂志是爷爷当年留下的,每年若干期。每到年末,爷爷便会将该年整套的《中国青年》合订成厚厚一大本,可惜现在已经不齐全了,有些也已经散掉了。

一些旧书
每次回家,我都会拿出来晒晒,防止发霉

红旗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红岩》

东周列国志

如果说读这些小说有什么帮助的话,我想起码对于语文的学习大有裨益。其实,小时候若真读过这些杂书,语文根本不用在课堂上学的,轻轻松松就能考个高分。反正,我是从来没有为这类考试用过功、犯过愁的。初中读书的最大特点就是:读的书都是根红苗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红色书!

高中时,学校有了一个不大的图书馆,这成了我读书的一个重要来源地。但是,高中时的读书压力很大,只能挤时间读。这一阶段,读书则转向了外国文学。《浮士德》、《艾凡赫》、《苔丝》、《包法利夫人》、《羊脂球》、泰戈尔诗选等等,当然也有中国的经典,比如鲁迅。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受到鲁迅的写作风格影响很大。高中的时候,一个语文老师还送我了一套“四大名著”精装本,那时感觉宝贵极了。但是,这套书,后来好像都被朋友们借走,然后就都不知去向了,实在太让我惋惜了。

高中时买的一本散文集

散文文库

这本书很厚,装订又差
后来我就重新用铁丝固定了一下(方式挺暴力^_^)

“线装书”

大学时,很少再买书,买书量不及高中时的一半,不是不爱读,而是更穷了,根本买不起书。还好,图书馆藏书比较多,所以并不缺书读。大学期间读书最杂,尤其对社会学、心理学的书最感兴趣,也深受此类书的影响。我本科写的两篇论文就是关于太平天国时期的自杀现象。那时,感觉迪尔凯姆的《自杀论》写得太经典了,对法国社会学家和思想家雷蒙·阿隆也很敬佩,也很喜欢柏拉图的《理想国》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有时候,读着读着,会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们写的实在是太令人惊叹了,不禁为之拍案叫绝。读这类经典,真的就像是享用了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去澳门读研的第一年,忽然间有了“一大笔”奖学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暴发户”。只是,暴发户们买豪车买别墅买金条,而我却是撒了欢儿地买书。等稍微积攒了一点钱,我就开始疯狂买书了,但第一年买的书大部分还是社会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当时,教授看到我买的这些杂书劝我说,你都已经读硕士,应该往历史专业方面倾注更多精力了。到了研二,我才慢慢往史学专业方面转,但是至今对各类杂书依然兴趣盎然。

刚去澳门时买的一批杂书

232423lCL

时光如白驹过隙,几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回首过去的几年,自己虽马不停蹄地读书,却基本都是围绕历史学进行:读史料,读史学理论,读中国史著,读西方汉学经典……书读得越来越专业,也越来越精深。虽然读这些书我也能从中获益匪浅,但其它的闲书却越来越没有时间去读了。

认真反思一下,近几年,貌似我读了很多很多的书,但我的心灵却并没有从书中汲取到多少的精神养分,所以,有时不免会心浮气躁,或怅然若失,或抑郁寡欢。我想,真正的读书,应该与学什么专业或从事什么工作无关,而应与自己的心灵需求息息相关。

未来,我想我应该重返这块辽阔无垠的精神家园,去继续探寻闲书中五彩斑斓的精彩世界。

原作于2014年金秋
修稿于2015年初春

《那些年,陪伴我成长的闲书》有25个想法

    1. 一语中的!
      人文类的知识就像风景,本身是不枯燥的。但是做起研究来,就像看过风景之后,让你写篇论文来论述风景如何好一样,是需要极其理性的思维的,比较枯燥。
      所以,研究之余各种各样的闲书都要读读,调剂一下大脑。

  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遍也没读过.因为看到俄罗斯人的名字就头疼.
    但是从小到大至少写过三篇关于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真是从小就培养编瞎话,从小就善于编瞎话.
    你的红色小说还真不少.

  2. 关于多读书,我看到最靠谱的说法是这样的:“小时候我玩过很多玩具,吃过很多好吃的零食,但是大部分都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被我忘掉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确实是愉悦过我的身心并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的。阅读这件事情,对于我的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1. 又一句经典的话!
      小时候玩具和零食很少很少,所以至今对难得吃一回方便面的事儿记忆犹新,哈哈。
      看过的书,里面的内容绝大部分都忘掉了,但它们却会在无形中伴随一生的。

  3. 博主果然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我真正的开始读书是在大学时候。小时候贪玩,家里又没有资源,只顾着整天与小伙伴们玩耍了;高中时候想读书,却为了高考,被老师要求不得阅读“闲杂书籍”;到了大学,才有了更多的自由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我相信:读过的书,等时间久了,那些细枝末节都忘了,剩下来的,就成了一个人的素质。

  4. 都是好书,小时候看过的书有:《少年文艺》《佛山文艺》《佛山文艺》《散文诗》《花季雨季》《七龙珠》《机器猫》《老夫子》《乱马1/2》《城市猎人》《葫芦娃》…还有你拍的那些小人书,记得有一些人物叫程咬金、薛仁贵、岳飞。
    嘻嘻,是不是暴露年龄了?都是80后啦。

    1. 哈哈,想必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应该不少人都看过这些连环画的。《少年文艺》这刊物很赞,你不说我都忘了,里面的文章很赞,小时候也是经常翻看的。
      其实,小时候读读这些小人书挺好的,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很多的“三观”。

回复 wick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