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天一阁藏明代政书珍本丛刊》推介

最近在图书馆收集资料,注意到了不少的大型史料,《天一阁藏明代政书珍本丛刊》是这其中的一套。最近几年,大陆地区的史料出版业蒸蒸日上,新出的各种各样的史料丛书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但是,这些新出的史料当中,有不少都是新瓶装旧酒——将之前的史料重新编辑,冠以不同的书名,然后再加上少量的新史料,就成了洋洋大观的史料丛书了。这些史料丛书,如果有100本的话,可能90本以上都是旧史料,剩余的只有10本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还有一些更糟糕的史料丛刊,就是简单地各种资料剪辑、汇编,然后弄成一大套丛书,比如《***资料丛刊》就是这类书。这类书的出版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就是直接将地方志的某类资料直接拼合影印,竟然出版了近百册,而且定价奇高!

更糟糕的是,这类丛书一般并会拆开去卖,而是实行“捆绑销售”。图书馆或学者为了获取这10本资料,就不得不花费相当多的冤枉钱去购买整套100本的书。如今的史料丛刊基本上都是高价,定价基本遵循1页1元的规律进行,所以,一本书就是500左右,100本的话就是5万以上了!穷学者们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了。影印版的古籍,不牵涉任何的著作版权问题,但是在影印技术如此成熟的电子时代为什么会有如此畸形的高价?请戳这里看看吧:《影印版古籍高价背后的秘密》。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的存在是天下一个奇迹,其藏书之丰富、史料价值之高令人艳羡不已。最近,天一阁藏的史料被陆续发掘、整理、出版,比如《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乡试录》、《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等,都是绝对重磅级的重要史料。《天一阁藏明代政书珍本丛刊》更是最近出版的一套极其珍贵的史料丛刊,里面收录的很多书都是比较珍稀的史料,具有很高的研究利用价值。有关此书的介绍引用如下:

天一阁藏明代政书及其学术价值

众所周知,天一阁是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楼,原有明代典籍为主的藏书7万余卷;今天的天一阁博物馆是中国特色文献的收藏中心,其藏书的鲜明特色,一是明代地方志,二是明代登科录,两者闻名遐迩,已有大量研究论著问世。然而,天一阁藏书的特色,还集中体现在明代典章制度重要文献的保存,也就是大量明代珍本政书的收藏。这批宝藏是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迄今藏在深阁人未识,似乎从未引起过学术界的特别关注与探讨。

在中国古代,以“政书”为名的图书分类始于明代。政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专门汇辑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及其沿革的书籍,也称为典制体史书,在古代文献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典章制度,即“国家之制度”,通常指的是古代的法令规范。当年以治国平天下为毕生追求的范钦,独具慧眼,超越同时代藏书家认识水平,广泛收集明代政书,其数量与质量都独步天下。他多方搜罗当时一般藏书家不太关注,而且难以获得的六部即政府各部衙门的档册文书,以及处理政务的题本、奏议等。这批独特的藏书,在学术价值上不可估量。关于明代档案,流传后世的已不多,2002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将幸存下来的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档案文献,汇集出版了《中国明朝档案总汇》101册,主要涉及兵部、礼部的题行稿、题稿、行稿,以及科抄题本、奏本、启本等,其中抄存或誊印的书册仅有12部。明代典章制度的总集是会典,明代纂修的会典有两部:正德《大明会典》和万历《明会典》。但是,会典经过综合编纂,不是第一手资料,而只是第二手的资料。天一阁藏珍本政书中,有相当数量的明抄本和明刻本,非常珍贵,许多文献在今天已是独一无二的海内孤本。政书所辑,大多是明朝政府在实施政令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官方文书,具有原始档案性质,属各个部门单行的法规文献。这些政书类文献,正是编纂会典所依据的第一手资料,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多领域的珍贵资料。因此,天一阁珍藏政书是一个特殊而重大的文献资料宝库,政书的整理、利用和研究具有“抢救”文化遗产的价值。大量明代政书的整理影印出版和学术价值的发现,不仅对了解明代典章制度具有重要价值,是研究明史最翔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对于中国行政管理史与法制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进一步说,发掘政书中丰富的治国理念与实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既有学术价值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天一阁有长期合作协议,历史所明史研究室是国内唯一的明史研究专设机构,具有较强的研究力量。2007年4月—10月,应天一阁之约,明史研究室与天一阁博物馆签订了合作整理珍本政书的协议。我们两次前往天一阁,特别是10月,明史室组成7人整理小组,到天一阁集中整理政书。在天一阁的大力合作下,我们有幸在尊经阁内紧张工作,顺利完成了第一批政书整理任务。这批政书不久将影印出版,是天一阁明代珍本政书的首次系统公布,必将对明史研究乃至中国行政管理史、法制史研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政书的整理工作主要分为两步,首先是初选文献,其次是阅读撰写提要。一般而言,政书按照体例,可分为通制和专书。前者大都以门类分录一朝典章制度;后者则以六部分录各个部门的法令规章等资料。我们采用的是广义的政书概念,所选文献既包括四库史部的政书类文献,也包括史部的职官类、奏议类文献。
我们在天一阁所阅政书总共54种95册,全部撰写了提要。课题组7人的分工如下:张兆裕负责《宪纲事类》(原题《申明宪纲》)、《皇明制书》、《礼仪定式》(原题《洪武礼制》)、《应天府丈田亩清浮粮便览总册》(原题《应天府丈田亩清浮粮章程》)、《恤刑录》、《恤刑题稿》、《刘东山招由》、《审录广东案稿》、《南京太仆寺志》等,计9种13册;张宪博负责《六部事例》、《吏部四司条例》、《兵部武选司条例》、《嘉靖新例》、《都察院奏明职掌肃风纪册》,计5种12册;张金奎负责《军政》、《军令》、《营规》、《军政条例续集》、《守城事宜》、《哨守条约》、《浙江总兵肃纪维风册》、嘉靖《重修问刑条例》、《长芦盐法志》、《福建运司志》、《福建运司续志》,计11种14册;陈时龙负责《国子监通志》、《国子监续志》、《国子监学规》、《学政录》、《叛宫礼乐疏》、《宁波府通判谕保甲条约》、《重增释义大明律》、《西都杂例》、《总督采办疏草》,计9种17册;胡吉勋负责《礼仪定式》、《礼部奏议宗藩事宜》、《大阅录》、《奏进郭勋案状》(原题《武定侯郭勋招供》)、《本朝奏疏》、《戴兵部奏疏》,计6种7册;解扬负责《范司马奏议》、《余肃敏公奏议》、《余肃敏公经略公牍》、《允厘堂本奏议》、《张简肃公奏议》、《焚余集》,计6种9册;万明负责《条例全文》、《户部集议揭帖》、《漕运议单》、《催征钱粮降罚事例》、《江西赋役纪》、《浙江海防兵粮疏》、《船政》、《北京建殿堂修都城献纳事例》(原题《工部为建殿堂修都城劝民捐款章程》),计8种23册。

我们所撰提要,内容包括卷数、撰者或编纂(辑)者、版本、册数、内容简介、史料价值等。提要编排次序,首列通制,以下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排序,都察院置于六部之后。职官类依据职掌关系、奏疏类依据主要内容列入各部项下。对于撰者或编纂(辑)者、版本,我们初步作了考证。凡经后人拟定题名的书与内容不甚相符的,提要说明原因,作了更改。现有两部题名《礼仪定式》之书,其中一部原题《洪武礼制》,经考证实为《礼仪定式》一书残本,故更名。关于版本,唯一原著录为清刻本的一种,提要编写者于提要后专门写有附记,提出了改为明刻本的依据。经初步考证,我们认为这批政书中海内孤本与珍本占了绝大部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建议这批政书影印出版,每一文献影印本前附提要一篇。有的残本或他处有全本的,可斟酌收入。这批珍本政书的出版必将推动明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研究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批天一阁藏珍本政书学术价值的深入开掘,自然有待于海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这里仅就以下五个方面作一简略介绍。

第一,明代国家制度、行政管理方面。天一阁藏通制类政书有《皇明制书》,为明代洪武至正德时期各种制度文献的汇编,是研究和了解明代官制、礼仪制度、法律制度、监察制度以及军政制度等方面的重要典籍。明代行政法规制度的重要性,明武宗在《御制明会典序》中言之凿凿:“国是所存,治化所著,皆于此乎系”。法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以刑为主”是中华法系的一个重要特点,而近年一些法学家指出,至迟从唐代开始,古代法律已经不是“以刑为主”,而是行政法律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提出行政法律为主是中国古代成熟时期法律形态的一个重要特点。发展到明代,政治官僚制度发展更趋完备,行政管理制度的加强是其特色。今所见天一阁职制类政书相当大部分涉及国家治理中政府各个部门的行政管理,六部所公布的事例与条例主要是关于行政管理的法规。例如,属于职官管理的有明抄本《吏部四司条例》;属于经济行政管理的有明抄本《户部集议揭帖》、《漕运议单》等;属于礼仪管理的有明刻本《礼仪定式》;属于军事行政管理的有明抄本《兵部武选司条例》、明刻本《军政条例续集》、《军政》、《营规》、《守城事宜》、《哨守条约》等;属于教育管理的有明刻本《国子监监规》、《学政录》等;属于宗藩管理的有明刻本《礼部奏议宗藩事宜》。规定官员的考课、处罚,有明刻本《催征钱粮降罚事例》;规定官民的献纳制度,有明刻本《北京建殿堂修都城献纳事例》;规定南京地区马政有关的规制,有明刻本《南京太仆寺志》;规定地方防卫制度的,有明刻本《宁波府通判谕保甲条约》。这些政书使我们了解明代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行政管理的细节,以及具体处理政务时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对研究有明一代典章制度是极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充分反映了明代行政法更加规范,内容更加丰富的特点。明代监察制度组织健全、内容详备、规范严密,独树一帜。行政组织外部的监察系统,以都察院对于六部等政务部门的施政行为起监督作用;都察院之外,以唐宋以来的言官给事中,专司对中央六部的监察,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推向了新的阶段,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行政监督制度。天一阁藏明刻本《都察院奏明职掌肃风纪册》是研究明代政治体制及监察制度的珍贵资料;明刻本《宪纲事类》是明代监察制度文献的汇辑,为后人留下了较为完整的明代监察方面难得的史料。

第二,法制史方面。在中国古代社会刑法中,例是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制订条例,以例辅律,开端于洪武朝。天一阁藏法制类政书有明抄本《条例全文》,是书按年月先后编排,是成化、弘治年间条例文书的汇编,总计收入成化六年、八至十年、十三年;弘治二年、六至七年共8年间的条例207条,系明代档册文书以抄本的形式保存下来,为研究成化、弘治朝乃至有明一代法律的重要原始资料;明抄本《六部事例》所列为成化及弘治初年六部事例,以律次序,备量罪问刑之用;明抄本《西都杂例》是刑部官员之奏疏、题本、皇帝诏令组成的条例集,是极为难得的资料;明朝的刑事法律主要有《大明律》、《大诰》三编、《大诰武臣》,《问刑条例》等,这次整理的明刻本《重增释义大明律》、嘉靖《重修问刑条例》即属此列,明抄本《嘉靖新例》多列嘉靖二十四年以前各部题准的事例,称“律”,不称“例”,也为研究明朝的刑事法律,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明刻本《审录广东案稿》是刑部云南司员外郎夏道南恤刑广东时的判语集;明刻本《恤刑录》是孙燧于正德初年以刑部郎中恤刑江西时的奏疏集;明刻本《恤刑题稿》是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卢渐万历五年恤刑福建时的奏疏集;明刻本《刘东山招由》是嘉靖十七年初刑部等衙门呈报的刘东山案的案情材料;明刻本《奏进郭勋案状》录朝臣于嘉靖二十年弹劾郭勋奏疏及审案谳词,都是不可多得的海内孤本。

第三,经济史方面。天一阁藏经济类政书有明抄本《户部集议揭帖》,是嘉靖年问户部集议的文书档册,涉及土地、赋税、屯政、京运银、纳粟边仓、盐法、马草、赃罚、岁终会计等关乎国计财用诸多方面的经济制度;明抄本《漕运议单》为嘉靖二十一年户部根据旧例重新议定的漕运事例,包括漕运的各种规制,是关于漕运制度这一以水路转运田赋供应京师和北边的重要而特殊的经济制度的极为珍贵的资料;明刻本《江西赋役纪》是嘉靖年间江西各地赋役的档册,为地方官吏汇总档案资料编订而成,涉及明代赋役改革过程,学术价值不言而喻;明刻本《应天府丈田亩清浮粮便览总册》是应天府万历九年清丈田亩、浮粮后刊布的清丈结果,是张居正改革的内容之一;明刻本《北京建殿堂修都城献纳事例》对于研究明代财政与工程筹款,是难得的详细资料;明刻本《长芦盐法志》、《福建运司志》、《福建运司续志》是盐政史研究的宝贵资料;明刻本《南京太仆寺志》是研究明朝马政史不可多得的资料;明抄本《本朝奏疏》所录嘉靖十年至三十年间户部与兵部奏疏,各疏后均附明世宗批答,弥足珍贵;明刻本《总督采办疏草》是刘乃跃总督湖广川贵采木期间的奏疏、条约、公移之合集,提供了极为难得的资料;明刻本《允厘堂本奏议》收录曾省吾万历年间任工部尚书时所上奏疏,事关万历初年工部所司兴造的人工调派、工料运输与补给等事,亦可见在考成法推行后期工部的运作情形;明刻本《焚余集》收录隆庆年间管大勲任工科左给事中时所上奏疏,巡视盔甲厂、清查工部节慎库钱粮事宜等疏,均为研究经济史的难得资料。

第四,军事史方面。天一阁藏军政类政书有明刻本《军政》、《军令》,是两广地区的军事文告,前者涉及一应军需粮饷等项事宜,重在奖赏规定,后者主要强调禁约事宜;明刻本《营规》是南京兵部整肃军政的文告;明刻本《军政条例续集》是《军政条例》的增补,与《军政事例》不同,收录的文献大多是兵部和都察院的原始文件;明刻本《守城事宜》是庞尚鹏驰驱南北、亲历九边十余年的军政经验总结;明刻本《哨守条约》是否为戚继光所著,尚存疑问,但至少可以肯定是与戚继光有密切关系,能间接反映戚氏长城防御思想的一部著述;明刻本《大阅录》载隆庆皇帝巡视京师防务涉及的诸多营建、保卫事项所上各道奏疏,及穆宗批复;明刻本《浙江总兵肃纪维风册》是明朝浙江总兵整顿军队风纪发布的文告;明刻本《浙江海防兵粮疏》虽名为奏疏,但实际上是嘉靖年间兵部关于海防问题的一个完整的档案文书;明刻本《戴兵部奏疏》为戴金于嘉靖年间任兵部尚书时奏对边事的奏疏;明刻写体字本《范司马奏议》为范钦任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御史时的奏疏;明刻本《余肃敏公奏议》为余子俊在成化年问总督宣大军务、任兵部尚书期间所上事关边关防卫、军事安排之奏疏;明刻本《余肃敏公经略公牍》是余子俊为陕西巡抚期间公牍,涉及边关军事防卫、军队操练与管理、防守设施的修建等军政;明抄本《张简肃公奏议》录弘治六年张敷华任山西巡抚时,所上关于山西地方武备和疏解民困的奏疏。以上均为研究明代军事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第五,文化史方面。明刻本《礼仪定式》是洪武年问所详定各级官员礼仪合行事宜,凡见面、服色、房舍样式等,均有规定,并曾在明代被奉为定法长期实行;明刻本《国子监通志》为明代北京国子监第一志,包括庙学、官职、生员、敕谕、学规、幸学、释奠释菜、胥徒廪禄杂行、书籍器物等卷;明刻本《国子监续志》是《国子监通志》续编,包括圣制、幸学、释奠、职官、生徒、修造、拔历、书籍、仓库、徒役、器用等卷;明刻本《国子监学规》可能为南京国子监所刻、用于南京国子监生员背诵学规的教科书。此书所载若干条敕谕,皆《国子监通志》、《国子监续志》所阙,而《明实录》也未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明刻本《学政录》为嘉靖年间福建提学副使朱衡所作,于明代提学官员之职责、巡历府州县之规格、生员迁转及岁考之程序,细至岁科试卷之格式、考试之排场,都有详细的描述,对于研究明代学校史颇有裨益;明刻本《宫勲礼乐疏》是关于学宫礼仪、乐制之书,纤细毕备。此外,明代是传统造船技术推进到空前繁盛的时期,明刻本《船政》一书不仅涉及船政管理,而且所刊两幅图式备极细致,堪称明代船图之首,对于明代造船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历史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文明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内涵,拥有超强的生命力。正是大一统的国家政权的延续,保证了中华文明的一以贯之。综观这批天一阁藏珍本政书,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广泛、资料丰富,其共同特点是多具原始档册性质,具有多方面的珍贵价值,能使我们对于无所不在的国家制度可以有一个深刻认识。明朝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的实际运作过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答案可以从这批珍本政书中去寻找。特别是政书为我们提供了明后期社会变动的大量资料,反映出晚明中国已进入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级政府部门的作用与管理手段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于我们研究明代各项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了解晚明社会转型的特征,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个国家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组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形式决定的,我们应改变以往研究皇帝专制权力多,研究政府具体运作少,存在“重视权力的归属,忽视权力的运作”的现象,对于传统政治文化中制度的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相信现存天一阁珍本政书的首次系统公布,将使沉睡的珍贵典籍发挥它应有的重要作用,推动明史乃至中国行政管理史、法制史、经济史、军事史、文化史等诸多领域研究的开拓发展。

万 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京 100732)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3期

《天一阁藏明代政书珍本丛刊》

虞浩旭主编 北京 2010

      第一册
            皇明制书 问刑条例卷之十三
            皇明制书 节行事例卷之十四
            皇明制书 诸司职业史部卷之三
            皇明制书 诸司职掌户部卷之三 
      第二册
            皇明制书 诸司职掌礼部卷之四
            皇明制书 大明令卷之一
            皇明制书 洪武礼制卷之二
      第三册
            条例全文 皇明成化六年条例
            条例全文 皇明成化八年条例
            条例全文 皇明成化九年条例
      第四册
            条例全文 皇明成化十年条例
            条例全文 皇明成化十三年条例
            条例全文 皇明弘治二年条例
            条例全文 皇明弘治六年条例
      第五册
            条例全文 皇明弘治七年条例
            六部事例 工律
            六部事例 礼律
            六部事例 兵律 
      第六册
            吏部四司条例 吏部尚书蹇义奉诏恢复洪武旧制呈奏永乐帝的造册文书
            吏部四司条例 稽勋司条例
            吏部四司条例 验封条例
      第七册
            吏部四司条例 文选司条例
            吏部四司条例 考功条例
            户部集议揭帖
            漕运议单
      第八册
            江西赋役纪 卷之二~卷之六 
      第九册
            江西赋役纪 卷之十一~卷之十五 
      第十册
            催征钱粮降罚事例
            应天府丈田亩清浮粮便览总册(原题《应天府丈田亩清浮粮章程》)
            长芦盐法志
            福建运司志 卷之二~卷之三
            福建运司续志 
      第十一册
            本朝奏疏
            礼仪定式
            礼部奏议宗藩事宜
      第十二册
            国子监通志
            国子监续志
      第十三册
            国子监学规
            学政录
            [半页]宫礼乐疏 卷之二
            [半页]宫礼乐疏 卷之六~卷之八
      第十四册
            [半页]宫礼乐疏 卷之九
            礼仪定式(原题《洪武礼制》)
            兵部武选司条例
      第十五册
            军政(原题《为申明军政事》)
            军令(原题《为申明军令事》)
            营规(原题《南京兵部为明什伍以肃军政事》)
            军政条例续集 卷之三[半页]卷之四
      第十六册
            军政条例续集 卷之五
            守城事宜(原题《为守护城池事》)
            哨守条约
            大阅录
            浙江总兵肃纪维风册(原题《为镇守地方事》)
            浙江海防兵粮疏(原题《为陈末议以裨海防事》)
      第十七册
            戴兵部奏疏
            范司马奏议
            余肃敏公奏议
            余肃敏公经略公牍
      第十八册
            焚余集
            张简肃公奏议
      第十九册
            南京太仆寺志
            宁波府通判谕保甲条约
            重增释义大明律
      第二十册
            嘉靖新例
            嘉靖《重修问刑条例》
            西都杂例
            恤刑录
            恤刑题稿
            审录广东案稿
      第二十一册
            刘东山招由
            奏进郭勋案状
            北京建殿堂修都城献纳事例(原题《工部为建殿堂修都城劝民捐款章程》)
            船政
            总督采办疏草 卷一
      第二十二册
            总督采办疏草 卷二~卷三
            允厘堂本奏议
            都察院奏明职掌肃风纪册
            宪纲事类(原题《申明宪纲》)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