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海洋史研究的另一新秀《国家航海》推介与目录

随着近几年来海洋史研究的持续升温,新的海洋史研究中心(所)、新的海洋史研究专门期刊杂志、新的海洋史研究项目不断涌现。笔者已经介绍过》(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主办新秀《海洋》(广东,这次再来介绍一海洋史究的新秀——《国家航海》。

《国家航海》为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主办的一个以航海文史与航海博物研究为重点关注对象的学术刊物,于2011年创刊。《国家航海》所刊论文以中外航海文史研究为主,涉及海洋史、海上贸易、交通航路、古代造船、水下考古、航海文物等,同时关注相关领域的书评资讯与学术动态。该刊秉持原创、深刻、严谨、国际化的办刊方针,注重当代学者对中外航海界重大发现及研究热点的关注与敏锐思考。所刊论文均同步发布于国内相关专业数据库,具有广泛影响。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等可以下载PDF文档。

据悉,该出版物有专门经费资助,拟长期出版。从已出版的各期来看,《国家航海》编辑们是颇下功夫来组稿或约稿的,目前活跃在海洋史研究前线的几个专家都有供稿且文章的分量十足,毫不含糊。

《国家航海》各期详细目录如下(将不断更新,最新目录见下面评论):

 附:《海交史研究》、《海洋史研究》、《国家航》、《中国海洋发展史》推介与目录。

《国家航海》第十辑 (2015年) 目录

界首交割——宋朝与交趾特殊外交模式的形成与实践           陈少丰
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看宋代士人的海外贸易观                    陈衍德
曾一本之变与明代中后期广东海防的挑战                          陈贤波
西方学术视野中的郑氏家族研究                                      杭行
清代民国时期福州传统木船研究                                      林瀚
山形水势图说                                                             刘义杰
从海洋意识看中国海疆问题
——以广东地方力量对东沙群岛的认知与管理为例               刘永连
清代前期中国与暹罗双轨贸易研究                                   王巨新
《星槎胜览》的版本、刊行及价值                                   王杨红
清代广东的士绅权力机构与民间海防                                王一娜
郑和“贻铃”史实辨析                                                    魏德新
试论元代招谕瑠求                                                       张崇根

国家航海第九辑(2014年11月,第4期)目录

主编:徐祖远
出版社:上海古籍
出版日期:2014/11

目录

婆罗洲的独木舟造船术及其启示

Canoe-Making in Borneo and Its Impl ications for Early Chinese History

陈洪波 王然∕Chen Hongbo Wang Ran

东沙观象台的建立及对海洋权益的维护

The Establ ishment of the Pratas (Dongsha) Observatory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Maritime Interests

郭渊∕Guo Yuan

从明代古籍所载战船尺度推测中国古船「料」的含义

Speculation on the Meaning of an Ancient Chinese Ship’s Liao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s of Warships Recorded in Ming Dynasty Texts

何志标∕He Zhibiao

Zaitun与阿拉伯丝绸贸易

Zaitun and the Silk Trade with Arabia

李金明∕Li Jinming

宋元时期海上运输法中的国际私法规则研究——以《市舶条法》为视角

Research on Instances of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 Within the Marine Transport Regulations over the Song and Yuan Periods——Adopting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gulations of the Custores Administra tion

俞世峰  李远∕Yu Shifeng Li Yuan——

南中国海上的「新会岛」——晚清爱国将领林国祥在「巡航西沙」中的历史贡献

「Xinhui Island」in the South China Sea ——Lin Guoxiang’s Voyage to the Xisha Islands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黄柏军∕Huang Baijun

论唐朝对鄂霍次克海的认知

The Tang Dynasty’s Discovery of the Sea of Okhotsk

沈一民∕Shen Yimin

柏林国家图书馆藏《闽省水师各标镇协营战哨船只图说》的若干问题

Research on the Illustrated Explanation about the Warship of All the Divisions and Brigades in the Fujian Navy

谭玉华∕Tan Yuhua

早期南澳史事钩稽

Research on Early Historical Events in Nan’ao

吴榕青  李国平∕Wu Rongqing Li Guoping

康熙时期中国天文生测绘琉球地图考——兼论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

A Study of Ryukyu Map Mapping by Astronomical Officers of the Kangxi’s Reign——Further Analyzing the Issue of Sovereignty of Diaoyu Islands

吴巍巍  张永钦∕Wu Weiwei Zhang Yongqin

海不扬波:妈祖与其信仰在台之传播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zu Cult in Taiwan

张珣∕Zhang Xun

民国时期高等商船航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为例

A Study of Advanced Merchant Marine Education during the Republ ican Period——To Wusong Merchant Marine Academy as an Example

张姚俊∕Zhang Yaojun

郑舜功日本航海之旅

Zheng Shungong’s Journey to Japan

郑永常∕Zheng Yongchang

中国古航海图的基本类型

Basic Types of Ancient Chinese Nautical Charts

朱鉴秋∕Zhu Jianqiu

「明代海洋贸易、航海术和水下考古研究新进展」国际研讨会综述

毕宛清∕Kitty But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第五届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國家航海》第八輯 (2014年8月,第3期) 目錄

1,柘林兵變與明代中後期廣東的海防體制

The Zelin Mutiny and the State of the Guangdong Coastal Defenses in the Late Ming Period

陳賢波/Chen Xianbo

2,明代造船木料計價和木材材積計算

The Prices and Quantity of Wood Used in Shipbuilding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何國衛/He Guowei

3,明末清初中外海上絲綢貿易及其影響

Chinese Silk: Overseas Trade and Its Influences in the Early Modern Time

李德霞/Li Dexia

4,台灣苗栗縣媽祖廟所見“與天同功”匾的形式與歷史考證

A Study of the Plaque, “Sharing Merit with Heaven”, Found in the Mazu Shrines of Miaoli County, Taiwan

李建緯/Li Jianwei

5,交通大學與中國近代高等造船工程教育

Jiaotong University and the Instruction of Advanced Marine Engineering in China

劉岸冰/Liu Anbing

6,略探徐福東渡之弩手、連弩與海船

A Brief Discussion on Crossbowmen, Ballista and Ships

劉嘯虎/Liu Xiaohu

7,黃浦江航道的疏浚與上海近代化―以技術人才和疏浚方案為中心

The Dredging of the Huangpu River and Shanghai’s Modernization: A Study of the Technicians and Dredging Proposals

單麗、溫志紅、任志宏/Shan Li, Wen Zhihong & Ren Zhihong

8,公元九到十世紀唐與黑衣大食間的印度洋貿易:需求、距離與收益

Demand, Distance and Profit: An Indian Ocean World in the Ninth and Tenth century

思鑒/Janice Stargard

9,中國古船復原工藝

The Restoration of Ancient Ships in China

袁曉春/Yuan Xiaochun

10,東海古流求考辨

Examination of “Old Ryukyu”in the East China Sea

張崇根/Zhang Chonggen

11,晚清江浙人涉海至台灣貿易的新史料辨析

New Evidence on the Activities of Jiangsu and Zhejiang Merchants in Taiwan during the Late Ming Dynasty

周運中/Zhou Yunzhong

12,試論輪船航運興起前的清代木船業

A Discussion on the Wooden Ship Industry of Qing Dynasty before the Rise of Steamer Shipping

朱蔭貴/Zhu Yingui

13,《縱橫:東亞世界交流史研究》簡介

Crossroads―An Introduction

蕭婷/Angela Schottenhammer

《縱橫:東亞世界交流史研究》第八期論文題目及摘要:

〈明代文獻記錄中的哈薩克汗國〉

〈惠考爾蒸餾術:技術轉移與創新〉

〈奪回東京灣:16世紀外交危機前後中國對於越南海域的觀點〉

學術動態:

中國博物館協會航海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在上海成立

《国家航海》第七辑(2014年第2辑)目录:

清朝官员与漂流到中国的琉球船乘员的言语接触……岑玲
《指南正法》完成年代上限新证……陈佳荣
胶东半岛早期航海活动初探……郭泮溪
从珠海宝镜湾遗址看岭南史前舟船文化……何国卫
韩江水路交通与内河木质民船研究……林瀚
地方与外交——从东沙岛问题看广东地方政府在主权交涉中的作用……刘永连
清代巴蜀的妈祖崇拜与闽籍移民……彭邦本
两个“地中海”之间的台湾岛:由分界标志变为桥梁……罗德里希·普塔克,肖文帅
日清汽船会社与中国……松浦章,李海涛
清末广西梧州中日贸易再研究……谢雅楠
海洋史研究的五大热点……万明
20世纪前半叶泰国华文报刊所见之中国商品的广告……王竹敏
马六甲:古代南海交通史上的辉煌落日……周中坚
信息动态

《国家航海》第六辑(2014年第1期)目录

《福建沿海航务档案》(嘉庆朝)的史料价值
古代山东海上航线开辟与对外交流述略
汉武帝巡海与汉帝国“环黄海圈”的形成
“海上丝绸之路”与明清时期西方人在闽台地区的文化活动初探
信息动态
晚清民初广东外国鸦片的进口与税收
郑和下西洋之前的中国造船与航海技术
16~19世纪初西方文献中的南澳
明代后期漳州月港开禁与“南澳Ⅰ号”
“南澳Ⅰ号”沉船中景德镇外销青花瓷器的制作时代探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海上丝路的利用
越南海域发现清代广州沉船——金瓯沉船及其初步研究
先秦中国大陆与台湾间的航海新考
中琉航海与钓鱼岛问题

 《国家航海》第五辑(2013年第2期)目录

海盗、龙夫人、汽船:近代史上南中国海的新型另类 安乐博
清初皇帝的海洋思想 松浦章,杨蕾
视而不见:“耆英”号木帆船在西方的境遇(1848~1855) 戴伟思
明清福建与江浙沪的海上商品贸易互动 王日根
南京静海寺残碑与郑和宝船 席龙飞
康熙朝漕粮未能实现海运原因探析 易惠莉
妈祖对中国海洋文明的影响 周金琰
明清两朝中国海洋意识与实践的研究——以海权论为视角 赵雅丹
近代上海港与长江流域经济变迁 戴鞍钢
弘扬妈祖文化精神架设两岸交流桥梁——2013年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孟建煌,许元振
“南澳Ⅰ号与海上陶瓷之路”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景熙,陈嘉顺
“厦门”号帆船环球航海日志(下) 魏军
信息动态

 《国家航海》第四辑(2013第1期)

中国古代造船航海技术对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的海权思想——一个有关马汉海权思想引介与运用的考察
“殊奈”今地考
匕海航运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遣唐船航路的探讨
也谈《两种海道针经》的编成年代及索引补遗
唐朝前期的海上力量与东亚地缘政策:以唐新战争前后为中心
元朝台湾历史新考
中国海权思考:马汉《海权论》的局限与当代海权观
海上寻踪:明代青花瓷的崛起与西传
从“小杭州”、“小苏州”、“小广东”到“大上海”
“厦门”号帆船环球航海日志(上)
征稿启事
稿件书写规范
国际海事博物馆协会大会征稿启事

 《国家航海》第三辑(2012年第2期)目录

 篇名 作者 页码 
1 上海港区位重心的历史变迁  戴鞍钢;  1-10   
2 中国近海人——以上海、香港以及新兴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出版物为视角(英文)  戴伟思;  11-43   
3 论宋代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  黄纯艳;  44-54   
4 上海航运业与宁波帮之研究  林士民;  55-63   
5 19世纪买办的垄断地位和延伸网络  李培德;  64-77   
6 《顺风相送》校勘及编成年代小考  张荣;刘义杰;  78-96   
7 明代上海地区主要官船述略  祁海宁;  97-108   
8 上海和中国近代海军  史滇生;  109-117   
9 中国历史上的航海文化  孙光圻;  118-128   
10 19世纪后期东亚海域上的英国P.&O.轮船公司之航运  松浦章;孔颖;  129-150   
11 清代江海关关址的演变  谢俊美;  151-155   
12 林乐知《万国公报》与中国轮船航运事业的初创(1873~1877)  易惠莉;  156-165   
13 郑和宝船考证依据与仿造实践探讨  郑明;赵志刚;方诗建;王国平;  166-187   
14 鸦片战争前夕的上海口岸  张忠民;  188-202   
15 征稿启事   203   
16 稿件书写规范   204-205   

 《国家航海》第二辑(2012年第1

  篇名 作者 页码 
1 吴国的王舟艅艎  蔡薇;戴修建;吴轶钢;席龙飞;  1-6   
2 海洋与上海  葛剑雄;  7-15   
3 从镇压林爽文起义看清中叶的福建绿营水师  何瑜;谢茂发;  16-37   
4 1902年中国南方霍乱的海路港口传入与内陆蔓延  单丽;  38-50   
5 孙中山论郑和下西洋之再研究  时平;  51-58   
6 清末上海的北洋汽船航路  松浦章;杨蕾;  59-83   
7 近代上海外滩城区的意象分析  武强;  84-100   
8 康雍乾时期的中西交通——以“领票传教”为中心  武世刚;  101-107   
9 虞洽卿及其民族航运企业述论  袁晖;顾宇辉;  108-122   
10 蓬莱高丽(朝鲜)古船造船与保护技术  袁晓春;  123-135   
11 再论夷洲即今之台湾  张崇根;  136-149   
12 《梅氏日记》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记录  郑广南;郑中庆;  150-166   
13 苏州及附近地区太湖水域传统木帆船调查报告  周群华;叶冲;任志宏;桑史良;  167-190   
14 征稿启事   191   
15 稿件书写规范   192-193  

《国家航海》第一辑(2011年第1期)目录

1.中國古代造船航海技術對日本的傳播與影響 頓賀; 1-19

2.近代啟蒙思想家嚴復的海權思想──
一個有關馬漢海權思想引介與運用的考察 馮志陽,侯杰; 20-27
3.“殊奈”今地考 吳瑯璇; 28-34
4.上海航運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路與對策研究 王晴川; 35-55
5.遣唐船航路的探討 汪義正; 56-67
6.也談《兩種海道針經》的編成年代及索引補遺 張崇根; 68-80
7.唐朝前期的海上力量與東亞地緣政策:以唐新戰爭前后為中心 張曉東; 81-96
8.元朝臺灣歷史新考 周運中; 97-111
9.中國海權思考:馬漢《海權論》的局限與當代海權觀 陸儒德; 112-121
10.海上尋蹤:明代青花瓷的崛起與西傳 萬明; 122-133
11.從“小杭州”、“小蘇州”、“小廣東”到“大上海” 張忠民; 134-139
12.“廈門”號帆船環球航海日志(上) 魏軍; 140-180

 附《国家航海》第三辑(2012年第2期)的论文摘要:

上海港区位重心的历史变迁

201221日,‏‎1:00:00 | 戴鞍钢 SHAPE  * MERGEFORMAT

1843年上海对外开埠通商后,很快成为中国第一枢纽大港,并在以后的百余年间,在全国各口岸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其间,伴随上海城市的发展,为适应世界海运业船舶吨位渐趋增大的发展主流,得助于港口建设和航道疏浚等技术领域的不断进步,上海港的区位重心发生相应变迁,呈现出与时俱进、逐渐移向黄浦江下游区段相对水深岸线的鲜明特征.这种历史变迁,既是上海港不断壮大的具体表现,也是其百余年来在国内独占鳌头以及在东亚傲然屹立的基础所在.

中国近海人——以上海、香港以及新兴国际航运中心的相关出版物为视角

201221日,‏‎1:00:00 | 戴伟思|Stephen Davies SHAPE  * MERGEFORMAT 

20世纪初期,西方殖民扩张使本已是通商口岸的上海和殖民属地的香港一跃成为重要的国际港口.作为当时主要的国际交流带,上海、香港各自具备理想型国际航运中心特征.上海不仅是一个较大的港口,还由于其国际大都会背景,享有更多非正式优势.香港,则由于英国的管治法规及其在世界海事中的领导地位而享有更多正式优势.这两个港口城市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的主要口岸.作为一个具有潜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上海的一个重要软件优势在于其繁荣发达的出版业,相关出版物极大满足了国内外航运人士的需求.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三个例子:第一部《英中航海词典》、清代海关总税务司的出版刊物以及《中国航运潮汐与船舶操纵手册》年刊.1940年代国内战争的动乱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使上海失去上述航运优势;反观香港,由于40年代末上海航运业人才和资金往香港迁移,以及英国殖民统治逐渐放宽,香港得以充分利用已拥有的优势,并建设之前所匮乏的航运软件.到了21世纪初期,香港已成为中国国际航运中心的引领者.上海若想重建早年的航运辉煌事业,须重视理想型国际航运中心软件建设,打造一个面向世界、顺畅而开放的东方国际交流区域.

论宋代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

201221日,‏‎1:00:00 | 黄纯艳 SHAPE  * MERGEFORMAT 

宋代完成了对外贸易重心由西北陆路向东南海路的转移,在经济重心南移和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政策的推动下,宋代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推动了亚洲海上贸易的发展,促使了有稳定商品结构和市场关系、稳定贸易力量、稳定的市场区域的南海贸易体系最终形成,从而使亚洲政治经济格局及其运行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上海航运业与宁波帮之研究

201221日,‏‎1:00:00 | 林士民 SHAPE  * MERGEFORMAT 

通过对上海港与宁波港大量历史资料的对比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兴起的历史原因与发展成新型国际性都市的内在因素.在形成世界性城市过程中发展航运业是支撑这个城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关键.而上海的航运业从国内发展到国际,进一步促进了世界性的通商贸易与文化交流.宁波商帮代表人物虞洽卿、董浩云开创的航运业为上海的发展建立了丰碑,更为上海的繁荣与持续发展带来了生机.

19世纪买办的垄断地位和延伸网络

201221日,‏‎1:00:00 | 李培德 SHAPE  * MERGEFORMAT 

19世纪的买办,凝聚力甚强,这可从买办的推荐和保证制度反映出来.香港的广东人买办韦光、罗伯常、何东、莫仕杨、容良等,无论是个人或家族,多以世袭或互相保荐的方式来垄断,将影响力由一个群体,一个地方扩散到全国,远至日本.买办利用此种既非市场又非制度的方法来展开商业活动.进入20世纪,由于民族主义抬头,买办制度受到冲击,有不少外商认为不需要买办中间人的角色去进入中国市场,因此买办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顺风相送》校勘及编成年代小考

201221日,‏‎1:00:00 | 张荣|刘义杰 SHAPE  * MERGEFORMAT 

1935,向达先生于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内寻获《顺风相送》和《指南正法》,抄录回国.后经向达先生校注,1961年以《两种海道针经》为名出版,世人始见我国明清两代航海针路簿之庐山真面目.《顺风相送》问世以来,论者多从该书的成书年代进行考论,而鲜及其他.本文以《顺风相送》影印件对向注本《顺风相送》进行校勘,纠正向注本转录时造成的错误.此外,本文认为《顺风相送》乃以浯屿港为起航港的航路指南,浯屿水寨的弃守和漳州月港的兴起与《顺风相送》的编成年代具有极强的相关性,通过论证,本文认为该书的编成时间应在隆庆至万历初的16世纪中叶.同时认为,《顺风相送》等已知的明代航海针路簿都源于明永乐元年尹绶编绘的《海道图经》,并经过火长们累次校正后编成的,因此,《顺风相送》的作者只能是火长们而非吴朴.最后,本文还就浯屿地望进行了简单考证,指出将浯屿港注释成金门岛是向注本的一大失误.

明代上海地区主要官船述略

201221日,‏‎1:00:00 | 祁海宁 SHAPE  * MERGEFORMAT 

本文按照今天上海市的行政区划范围,对明代这一区域内运行的漕船、兵船、驿递船等三种主要官营船只的用途、数量和相关情况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通过官船这一角度,透视了明代上海地区经济、国防、交通运输等方面政府职能的运行状态.

上海和中国近代海军

201221日,‏‎1:00:00 | 史滇生 SHAPE  * MERGEFORMAT 

上海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近代中国海军同上海有着密切的联系.上海是中国近代海军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国近代海军自造舰船的主要基地,还是近代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的一个重要传播地.上海是近代中国海军活动的重要舞台.

中国历史上的航海文化

201221日,‏‎1:00:00 | 孙光圻 SHAPE  * MERGEFORMAT 

本文从航海史学和文化学相结合的角度,作出如下研究:一、从理论上探讨了航海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二、从文化符号、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物质形式等四大层面,具体分析了中国历史上航海文化的主要特征;三、从地缘、经济、政治和文化上深刻揭示了中国航海文化的本源动因;四、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启迪.本文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中国航海历史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上航海文化的大陆性内核,是当代中国重振航海雄风,建设航海强国的关键.

19世纪后期东亚海域上的英国P.&O.轮船公司之航运

201221日,‏‎1:00:00 | 松浦章|孔颖 SHAPE  * MERGEFORMAT 

19世纪中叶以后,不少欧美轮船开始出现在东亚海域.其中创建于欧洲19世纪前期的半岛东方轮船公司(Peninsular and Oriental and SteamNavigation Company,俗称P.& O.轮船公司或大英火轮公司),进入亚洲发展其航运事业.P.& O.轮船公司还进入了开国不久后的日本,1864年之后开始运营连接日本与上海、香港的航线.该轮船公司的航运活动为东亚地区人员流动作出了巨大贡献.本论文主要阐述19世纪后期进入东亚海域的P.& O.轮船公司的航运活动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地区合作.

清代江海关关址的演变

201221日,‏‎1:00:00 | 谢俊美 SHAPE  * MERGEFORMAT 

康熙二十四年,海禁解除,清政府设立江海、浙江、闽海、粤海四关.江海关设址变动较大,有说设于云台山.作者查阅了清代相关资料,提出江海关初设海州(今连云港市)云台山,后移至江海交汇的镇江云台山(今云台区),并以第二次鸦片战争镇江开埠设关于此为证.此后,随江苏分巡道移至上海,江海关也同时移至上海.成丰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江海关被焚,英、法趁机夺取上海海关管理权.

林乐知《万国公报》与中国轮船航运事业的初创(1873~1877)

201221日,‏‎1:00:00 | 易惠莉 SHAPE  * MERGEFORMAT 

18731月由李鸿章主持,并由上海沙船商人朱其昂等具体经办的轮船招商公局”(该年6,香山买办唐廷枢接受李鸿章委任改组为轮船招商局)开局开始,美国传教士林乐知(18361907)就在自己所办《中国教会新报》(18749月更名为《万国公报》)上持续追踪报道该局的事情.尤其是关于轮船招商局于1876年末和1877年初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一事,《万国公报》不但进行了报道,甚至对收购之事也给予了重大影响.由于《万国公报》的记载,我们才了解了中国的轮运业如何在外资侵华的历史中生成和发展的故事,以及招商局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背后的内容丰富的故事.

郑和宝船考证依据与仿造实践探讨

201221日,‏‎1:00:00 | 郑明|赵志刚|方诗建|王国平 SHAPE  * MERGEFORMAT 

本文简述郑和宝船的前世今生,并评述南京仿明代郑和宝船的仿造复原的创意与依据、设计特点、施工的主要手工技艺传承和仿古作为遗产性建筑的思考,以及对下一步仿明代郑和宝船走向世界的扬帆航海、交流、运营的初步设想.

鸦片战争前夕的上海口岸

201221日,‏‎1:00:00 | 张忠民 SHAPE  * MERGEFORMAT 

上海的口岸地位在近代之前,有两个问题最值得重视和探究.这就是上海的口岸地位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到鸦片战争五口通商前夕,上海的口岸以及经济地位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文章通过对历史资料记载的比对、分析,认为近代之前上海的口岸地位具有多重性的内涵,近代之前的上海实际上已经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国内贸易口岸.其潜在的口岸及经济优势在进入近代之后,得以进一步的释放和迸发,并由此而导致日后大上海的充分发展.

《海洋史研究的另一新秀《国家航海》推介与目录》有10个想法

  1. 《国家航海》第五辑于2013年12月已经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本辑共收录论文12篇,其中中文论文10篇,英文论文2篇,主题涉及海盗、海洋贸易、郑和宝船、妈祖文化、海洋思想与意识等,并继续刊出“厦门”号环球航行的航海日志。本组论文在主题、史料、方法等方面体现出了多元、新颖、跨学科研究等特点,对进一步开掘航海文史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待收到全部目录信息后将发布完整目录。

  2. 《国家航海》第五辑(2013年第2期)目录

    海盗、龙夫人、汽船:近代史上南中国海的新型另类 安乐博
    清初皇帝的海洋思想 松浦章,杨蕾
    视而不见:“耆英”号木帆船在西方的境遇(1848~1855) 戴伟思
    明清福建与江浙沪的海上商品贸易互动 王日根
    南京静海寺残碑与郑和宝船 席龙飞
    康熙朝漕粮未能实现海运原因探析 易惠莉
    妈祖对中国海洋文明的影响 周金琰
    明清两朝中国海洋意识与实践的研究——以海权论为视角 赵雅丹
    近代上海港与长江流域经济变迁 戴鞍钢
    弘扬妈祖文化精神架设两岸交流桥梁——2013年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孟建煌,许元振
    “南澳Ⅰ号与海上陶瓷之路”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景熙,陈嘉顺
    “厦门”号帆船环球航海日志(下) 魏军
    信息动态

  3. 《国家航海》第7期(2014年第2期)目录:

    清朝官员与漂流到中国的琉球船乘员的言语接触……岑玲
    《指南正法》完成年代上限新证……陈佳荣
    胶东半岛早期航海活动初探……郭泮溪
    从珠海宝镜湾遗址看岭南史前舟船文化……何国卫
    韩江水路交通与内河木质民船研究……林瀚
    地方与外交——从东沙岛问题看广东地方政府在主权交涉中的作用……刘永连
    清代巴蜀的妈祖崇拜与闽籍移民……彭邦本
    两个“地中海”之间的台湾岛:由分界标志变为桥梁……罗德里希·普塔克,肖文帅
    日清汽船会社与中国……松浦章,李海涛
    清末广西梧州中日贸易再研究……谢雅楠
    海洋史研究的五大热点……万明
    20世纪前半叶泰国华文报刊所见之中国商品的广告……王竹敏
    马六甲:古代南海交通史上的辉煌落日……周中坚
    信息动态
    论文摘要详情可以参考这里:http://www.maguang.net/archives/2871

  4. 《国家航海》第11辑目录与摘要。
    001
    八月炮火(戴伟思)
    摘要:海洋史与海洋考古研究不仅只涉及船以及与船舶建造、驾驶、航海等直接相关的内容。除此之外,作为文献研究与考古发掘的产物,那些有助于我们从更广的语境中全面理解船舶及其船员构成、船型设计的内容很可能出现在陆地上。然而,任何考古发掘活动都是在一个既定的社会文化关系中进行的,这可能会对发掘方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出土文物的价值判断,特别是那些对我们的认知产生重要作用的文物。由于香港《文物与古迹管理条例》中规定只有上溯年代为公元1800年之前的东西才能算是文物,因此导致对4门19世纪枪炮的极尽发掘。直到持续了六年的发掘与保护工作结束后才对其进行价值鉴定和历史研究,一系列的延误也影响了我们对于香港海防史与海军码头的认知与阐释。
    关键词:香港、炮、后膛枪、《文物与古迹管理条例》、前爆炸杂志、军械
    030
    中国之道的转折点:严复对甲午海战的观察与反思(冯志阳)
    摘要:作为近代中国“西学第一人”的严复,他前半生的事业都与北洋海军紧密相联。因此当甲午战争爆发后,他密切关注战场态势,认为“北洋海军不败自废”,并坚决反对议和,指出议和是“倭患贫而我适以是拯之,以资其虐我”,为此还提出了“持久战”构想。《马关条约》签订前后,严复开始对甲午之战进行反思,认为传统中国的政教学术强调对人心欲望的制约,不求上进,不以“富国强兵”为然,而事实上“不讲富强,而中国可以自安”在近现代世界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严复后半生的事业,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中国转向“寻求富强”之道进行论证,而这种努力也彻底地改变了中国。
    关键词:严复、甲午战争、以止足为教、寻求富强
    038
    清代韩江流域的渡口及其管理 (李坚)
    摘要:通过数据统计,本文指出了清代韩江流域内部之间渡口的差异性——即大埔、丰顺县以义渡为主,海阳、澄海县以私渡为主。这种差异性,源自韩江流域内部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是,这种差异性在18世纪时已无关宏旨,一个重要的趋势便是以义渡、私渡为主的民间渡口逐渐超越官渡而占据韩江渡口的绝大多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民间渡口的创建者——乡绅及乡族势力,逐渐成为渡口的主要管理者,而官府则逐渐成为渡口间接的管理者,管理职能逐渐淡化。这反映随着韩江流域经济联系的增强,内部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壁垒也逐渐被拆解,从而将韩江流域地方社会整合成一个更为广阔的经济圈。
    关键词:渡口、韩江流域、18世纪
    050
    东西洋、南海传统航线与南海的名称——对所谓西菲律宾海命名的回应 (刘迎胜)
    摘要:南海是中国海舶去往东南亚、南亚次大陆、西亚与东非的必经海域,史书所载的“东洋”、“西洋”称谓便大致以南海作为地理分界。这片曾在汉文史书中被称为“涨海”、“东大洋海”的海域,自晋代以降始有“南海”之确切称谓。而其之所以被称为“南海”且多为国际社会所接受,不仅是因为其位于中国之南且与中国邻接,更因为历史上往来于此海域的商使的主要目的是从事与中国有关的活动,从而使得在15世纪之前,有关南海海洋活动的史料主要是汉文史料,这一时期绘制南海及其周边地区舆图的也主要是中国人。因此,菲律宾外交部和国防部自2011年开始使用“西菲律宾海”来取代“南海”,且疑似得到美方认可的行径,并不能改变“南海”作为国际社会普遍使用术语的现状。
    关键词:南海、东洋、西洋、菲律宾
    065
    重庆开埠对近代四川猪鬃业发展的影响(罗小霞 王元林)
    摘要:重庆开埠前,四川猪鬃由广帮商人、汉口商帮经营,并从广州、上海、汉口出口。但因加工技术落后,沿途关税重,四川猪鬃的出口规模较小。1891年重庆正式开埠后,四川猪鬃改由重庆出口,运输成本减少。英商立德乐首创猪鬃加工业,开启了四川猪鬃业的近代企业加工模式,形成了从屠户到洋行的较为完整的收购和运销系统,奠定了近代后期四川猪鬃业的经营模式。重庆开埠是四川猪鬃业发展的转折点,为其驰名世界创造了契机,但这种生产与出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重庆、开埠、猪鬃业
    073
    明初山东倭寇与沿海卫所制度考论(马光)
    摘要: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漫长的海岸线及其东突入海的地理环境使其很容易成为倭寇袭击的对象。明初山东频遭倭寇侵扰,沿海居民饱受其害。为防止倭寇进犯,明太祖下令在山东设置多座沿海卫所。明代山东沿海卫所属全国卫所布局的一部分,其制度与全国大体相同,从中央的都督府,再到地方的都指挥使司、指挥使、千户、百户、总旗官、小旗官等构成了严密的管理和战斗体系。然而,山东沿海卫所的设置又有其特殊性:(1)从兵力配置来看,山东沿海卫所的兵力多不足额,且在编制上并非每卫都有五所,即使部分卫设有五个所,但其总兵额却依然不足;(2)因山东海岸线漫长,卫所的设置有时候并不严格遵循“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的定制,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动,故有时候会出现一县境内就设有多个卫的情况;(3)一个州县境内的千户所、百户所通常都会隶属同一个卫,但是同在黄县境内的马停镇千户所和黄河寨百户所却分别属于莱州卫与登州卫;(4)山东沿海诸卫所多有自己的专属城池,且常不与当地的府州县治同城;(5)山东沿海卫所的设置还有“爆发性”的特点。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下令一次性在山东设置七卫、两守御千户所,实属罕见。山东沿海卫所制度以往多为学者所忽视,其特殊性更鲜有人涉及。本文利用大量档案、文集、方志、家谱等文献资料并参以铜官印、碑刻、沉船、大炮筒等出土文物,对明初山东沿海卫所制度进行深入探讨,为了解明代地方军事制度具体实施情况提供了一个典型实例。
    关键词:山东、倭寇、沿海卫所、明代军事制度
    109
    夏士德著作考证(沈毅敏)
    摘要:夏士德(G.R.G.Worcester,1890~1969)是中国旧海关的英籍雇员,曾任中国海关海务部门巡江事务长,以撰写《长江的帆船与舢板》系列图书而闻名。本文以历经十年时间追踪寻觅而获得的第一手信息为依据,介绍了夏士德的10本著作:计有海关内部出版物5种,公开出版物4种,未曾出版的手稿1种。文章对于罕见的海关内部出版物《A Classification of the Principal Chinese Sea-going Junks(中国主要海洋帆船的分类)》以及未曾出版的手稿《The History of the Yangtze:Its Trade and Ships(长江的历史:它的贸易和船舶)》的内容作了详细披露。文章最后论述了夏士德的著作对于研究中国造船史和长江航运史的价值。
    关键词:夏士德、《长江的帆船与舢板》、中国航海帆船、长江航运
    135
    一次被遗忘的航行——评《由东而西:耆英号航海,1846~1853》一书(王栋)
    摘要:英国航海史专家Stephen Davies撰写的《由东而西:耆英号航海,1846~1855》(英文,2014年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书钩沉了清代耆英号穿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航行经历,对中西海洋传承、技术、组织及体制进行了客观比较分析,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本值得学术领域重视的好书。围绕Davies的这本书, 本书评还就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耆英号的26名中国船员在美国纽约起诉了耆英号和船长Charles Kellett,并赢得了胜利。过去许多学者认为历史上华侨备受种族歧视,仅仅是沉默和被动的受害者,耆英号的故事却展示了海外华人抵制抗议、用西方法律和政治制度争取权益的一面。第二,该书全面解读了东西方对传统中国平底帆船和舢板的历史认识和偏见,中外各方对于地方、民族和世界文化遗产的认知随历史环境而演变,这些复杂过程和内涵都深入研究。
    关键词:耆英号、平底帆船、造船学、近代海洋史
    145
    国民政府接收南海诸岛及中法西沙主权之交涉(王静)
    摘要: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根据《开罗宣言》以及《波茨坦公告》的有关规定,组织内政部、外交部、国防部会商接收西沙、南沙群岛的有关事宜,决定由广东省政府负责具体接收事宜,其他部门在行动中密切配合。接收工作顺利完成后,为有效管理南海诸岛,海军总司令部分别设置各群岛管理处,结束了西沙、南沙群岛没有中国政府驻守的历史。但法国殖民势力利用地缘关系,侵占了部分西沙岛礁,并对中国政府接收行动提出了抗议。为了维护南海权益,国民政府对法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斗争,加强了西沙、南沙主权设施建设,此举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捍卫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关键词:国民政府、南海诸岛、中法交涉
    165
    古南海大浪湖今地考(吴琅璇)
    摘要:古南海的大浪湖﹐学术界至今不知其地所在,致元史著作不能叙述相关的历史。本文根据大浪湖音近大琅湖、大灵胡和有关航海针路的方位、距离,考定大浪湖即今越南中部的岘港、岘港湾。从而解除叙述元史的一个小小障碍,也为中外航海交通史排徐了一个疑点。
    关键词:大浪湖、大琅湖山、大灵胡山、岘港
    169
    晚明东亚海域地缘政治变迁与天津镇、登莱镇的建立(赵现海)
    摘要:16世纪末年,日本发动了旨在以朝鲜为跳板,进攻中国的战争,日本称为“文䘵•庆长之役”,朝鲜称“壬辰倭乱”。这一战争改变了东亚海域地缘政治常态格局。在“壬辰倭乱”的冲击之下,明朝加强了对海疆安全的关注,一方面主动出击朝鲜半岛,另一方面在沿海加强军事经营,设立天津镇、登莱镇,从海洋方面,拱卫京师与辽东的安全,奉行以防御为主的海疆政策。
    关键词:晚明、东亚海域、地缘政治、天津镇、登莱镇
    182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4年学术年会分论坛“海洋视野中的妈祖文化与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孟建煌 张宁宁)
    187
    船史研究学术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上海举行

  5. 《国家航海》第12辑(2015)目录与摘要。

    引言

    001/卢作孚、民生公司和中国航运业的发展

    黎志刚

    专题

    005/轮船航运实业家卢作孚

    张守广

    摘要:民生实业公司的创办人和总经理卢作孚棳是闻名中外的轮船航运实业家。民生公司从航行于嘉陵江上的一艘70吨小火轮开始起步,发展成为以轮船航运为主,兼营造船、煤矿、钢铁、染织等多种工业的大型民族资本企业集团,在抗战初期的内迁抢运中为民族和国家作出了彪炳千秋的贡献和伟业。在民生公司的发展中,卢作孚独特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个人志趣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民生公司和卢作孚的奋斗史,是中国早期现代轮船航运史册上的不朽篇章。

    关键词:轮船航运、实业家、卢作孚

    019/卢作孚与长江航运——以创办民生公司为中心(1925~1931)

    戴鞍钢

    摘要:民生公司创办初期,卢作孚对长江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并有力推动了民族航运业的发展。关键词:卢作孚、民生轮船公司、长江航运

    026/艰难起航 称雄川江——论卢作孚在民生公司初创中的经营举措

    刘重来

    摘要:卢作孚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时,正是川江民族航运业濒临崩溃之时,在“没有任何理由要开办一个新的轮船公司”的背景下,卢作孚以其大智大勇,采取开辟新航线,改革落后管理制度,实行客运为主经营方针,创造“三段航行法”,主持“化零为整”运动等重大举措,并在公司里倡导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为一体的民生精神,使公司不仅在恶劣的环境中艰难起航,而且不到10年间便称雄川江,创造了中国航运史的奇迹。

    关键词:卢作孚、民生公司、初创举措

    040/卢作孚与茶房椇民生公司的管理对于长江航运公司的影响(1930~1937)

    罗安妮

    摘要:在20世纪30年代的轮船运输业中,船上茶房人员的工作条件极差,导致了茶房工作人员对航运公司的抵触。这种抵触如此强烈,其在影响船上乘客体验的同时,也左右着航运公司的收入。虽则不少航运公司都曾尝试解决所谓的“茶房危机”,但均以失败告终,而唯独民生公司成为业界的楚翘,以科学人性的管理圆满解决此问题。而民生公司的茶房管理方法,亦为后世航运公司乃至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所借鉴。

    关键词:卢作孚、民生公司、航运管理、茶房、新生活运动

    067/天府煤矿的现代企业转型初探(1925~1945)

    吴晓璐

    摘要:煤炭对于现代航运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民生轮船公司的发展,对轮船动力的重要原料——煤炭的供应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不仅在数量上有要求,并且对原煤供应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要求也大大增加。为了适应民生轮船公司的用煤需求,卢作孚将眼光放在了自办煤矿上面,成立了天府煤矿,并且抓紧机遇,通过几次转型,使得天府煤矿在成为民生轮产公司的重要燃料基地之外,最终成为一个现代大型煤矿企业。本文将根据当时的工人月刊,卢作孚的书信、档案等资料,讨论卢作孚的“矿(天府煤矿)——路(北川铁路)——轮船(民生轮船)”的“三位一体”的企业集团发展,以及在此过程中卢作孚以企业为推动工具,促进地方上的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进程。

    关键字:卢作孚、天府煤矿、民生公司、现代企业转型、航运

    083/集团生活与现代化——民生公司与北碚乡村建设模式

    杨彦哲

    摘要:尽管当前学界在关于民生公司以及卢作孚的北碚乡村建设实验区的建设模式方面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就笔者看来,相关研究中对于卢氏现代化模式的核心理念——集团生活的分析与理解仍有值得商榷与深化的空间。卢氏所倡导“集团生活”,强调秩序、集体组织,带有一种鲜明的领袖主导型团体主义(Authoritarianism)色彩,这正是卢氏与同时期的渐进主义改革者在实践中最大的区别所在,同时也是民生公司和北碚在短时间内脱胎换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尝试梳理卢氏“集团生活”思想的基本脉络及其实践历程,揭示民生公司与北碚模式在现代化实践中出现的领袖主导型团体主义风格,并探讨这种领袖主导型团体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合理性。

    关键词:卢作孚、现代化、集团生活、领袖主导型团体主义

    097/卢作孚与宜昌大撤退

    马长林

    摘要:抗战开始后,卢作孚即积极投身支援抗战的行动,调集了民生公司的船只,转运苏、锡、常一带及上海、南京的物资到武汉、宜昌、重庆等地。武汉失守后,面对大批人员和物资积压在宜昌的混乱局面,卢作孚亲临现场,协调各方力量,周密计划,采取非常措施,赶在长江枯水期来临之前,胜利完成40天抢运计划,实现了“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为抗战作出了卓越贡献。

    关键词:卢作孚、宜昌大撤退、抗战物质抢运

    107/从卢作孚从政看企业家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张利民

    摘要:本文概述卢作孚从教育救国到实业家的社会身份的转变,以及其从政经历;进而探讨卢作孚在国家内外交困,命运多舛的局面下是怎样将企业发展与国家连在一起的,是如何处理与地方和中央政府的纷杂多变的关系的,以及政府对卢作孚的重用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进而分析在近代中国,即便是战时的状况下政府与民族企业的关系,以及政府行为对民族企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卢作孚、企业家、社会责任

    118/抗战胜利后的轮船招商局与民生公司

    朱荫贵

    摘要: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家资本企业在政府授予的特权下,大量接收敌伪资产,实力大大增长。而在抗战时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民间资本企业的发展却受到种种限制和阻碍,社会经济中出现明显的“国进民退”现象。南京政府实行这种政策,有着复杂的根源和背景,其中轮船招商局和民生公司就是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出现不同待遇和发展路径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抗战胜利后、轮船招商局、民生公司

    135/从股权变动看公私合营企业权力的转移——以民生公司为中心的考察

    刘岸冰

    摘要: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有别于对中小企业所采取的统购、包销、加工、订货等初级改造方式,而对民生公司这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则通过增资入股的方式,逐渐改变其所有制结构,以帮助其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再充分利用企业产权的双层结构特征,有计划有步骤地接管企业经营权,并获得人事调配权,最后通过全行业公私合营,赎买资本家(股东)对企业的投资,完成原始产权层面的变革,最终将私营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企业,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民生公司的公私合营道路成为后来公私合营企业的“一个范例”。

    关键词:股权、公私合营企业、权力 、民生公司

    述评

    148/简评《我的父亲卢作孚》

    黄咏晖

    152/作孚观止——简评《卢作孚年谱长编》

    杨彦哲

    156/近十年卢作孚研究新进展(2005~2015)

    周鸣鸣

    动态

    173/民生公司与近现代航运发展暠学术座谈会纪要

    单丽 沈洋

  6. 《国家航海》第13辑(2015)目录:

    对马倭书与朝鲜传闻——朝鲜与日本围绕三藩之乱的情报交涉……陈波
    宋代来华外国人旅行手续问题再探……陈少丰
    粤洋之患,莫大于盗——清代华南海盗的滋生背景……陈钰祥
    宁海舵的测绘与研究……龚昌奇
    中国古船建造法考述……何国卫
    清代沿海钓船的航运活动……松浦章
    唐朝海上交通与贸易……以长沙窑贸易瓷为线索的考察……王怡苹
    鸦片战争与日本“世界认知”的转化……魏灵学
    近代上海对外贸易与市政经费筹集——以码头捐为中心的分析……武强
    中国近代海关的《海务报告》考论……姚永超
    郑芝龙研究何以成为可能?——1920年代以来两岸学界的郑芝龙研究述评……余福海
    明代《福建海防图》台湾地名考……周运中
    研究中国航海史的瑰宝:中国旧海关内部出版物中的航海资料……吴松弟

  7. 《国家航海》第14辑(2016)目录:
    《纵横:东亚世界交流史研究》第九期论文题目及摘要
    从《申报》看中法南沙领土争议及法日交涉……郭渊(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战舰与炮台的博弈——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三次大沽海战为中心……侯杰、秦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
    从《靖海氛记》看嘉庆广东海盗的兴衰……刘平、赵月星(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海道针经述论……刘义杰、王宁军(海洋出版社、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唐代漂流人与东亚海域……刘永连、刘家兴(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外关系史研究所)
    从“征占”到“平南”:15~18世纪越南“南行路程图”研究……牛军凯(中山大学历史系)
    方国珍袭击刘家港前后元代海运实景——以元人文集中海运官员资料为中心……翁沈君(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澳门开埠与明代广东海防形势的变化……吴宏岐(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濒海利益之争与明清鼎革中的粤东沿海战局……杨培娜(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沙船商人与上海传统城市化和近代社会变迁……易惠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政治”与“军事”之间的整合与调适——《明代北部海防体制研究》评述……李小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征稿启事……《国家航海》编辑部

  8. 《国家航海》第十五辑目录(2016年)

    周群华主编的《国家航海(第15辑)》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提供,为《国家航海》系列的第十五辑,收录学术论文11篇。本辑所选论文涵盖内容广泛,研究深入。在文献考证方面,如通过《参天台五台山记》研究宋代日僧来华登陆的问题;在海防研究方面,《清代前期广东水师巡洋会哨章程述略》与《清人对内外洋的地理认知》,从地理认知和海防体制等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证,观点新颖,见解深刻;在中外关系方面,如《清代华人移民暹罗研究》研究清代华人移民泰国以及中泰关系的发展流变。综合而言,本辑论文的选题较为丰富。
    目录

    南中国海上的女性:史料中的身影及推想……安乐博
    清人对内外洋的地理认知……何沛东
    何处是“罂油”:契丹—南唐茶叶之路及其起点的考订……李漫
    成寻渡海登陆杭州原因考
    ——以《参天台五台山记》为中心……刘文祥、吴启琳
    清代前期广东水师巡洋会哨章程述论……王宏斌
    清代华人移民暹罗研究……王巨新
    海塘庇护与海疆地区的聚落兴起:以今上海浦东为例……吴俊范
    江南造船厂的技术能力构筑(1905~1937)……严鹏
    《遐迩贯珍》中所记录的华工出国与海外华人(1853~1856)……赵莉
    南怀仁《坤舆全图》及其绘制的美洲和大洋洲动物图文……周振环
    解读中国海洋史研究……河世凤
    《纵横:东亚世界交流史研究》第十期论文题目及摘要

  9. 《国家航海》第十六辑(2016)目录

    003/19世纪70年代中国与条约国贸易状况分析

    蔡诚

    摘要:在有关十九世纪中国对外贸易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于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某一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的状况的分析,和有关某种货物的对外贸易的状况。而分析中国与条约国之间的贸易状况的文章却比较稀少,因此本文希望利用1870—1881年中国海关贸易年表的数据,来对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与条约国的贸易状况及北方、南方和长江流域三个不同区域的通商口岸之间的贸易状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018/1869年粤海关监督奏销折与粤海关税务司贸易报表中洋税收入数据之考核

    侯彦伯

    摘要:笔者认为晚清海关监督编写奏销折时的银两单位并不一定是库平两(库平银)。透过下列两种资料的比较:1.粤海关监督上报的1869年的各别四个结期的奏销折,2.粤海关税务司编制的1869年的各别四个季度的贸易报表,笔者发现两种资料的洋税收入数额是一模一样。笔者查阅1863年与1864年的总税务司通令,确定海关税务司自1863年起便以海关两(关平银)作为洋税收入统计表的银两单位。此外,海关税务司会送给海关监督一份洋税统计表的副本。因此,笔者以为存在一种可能性:晚清海关监督完全引用海关税务司统计的洋税数据编写奏销折。换句话说,晚清海关监督奏销折的银两单位有可能是海关两。

    031/晚清的鸦片稅(1858-1906)

    林满红

    摘要: 本文主要利用清末海关出版品、英国领事商务报告、清朝的官方文献及文集和地方志等资料重建 1858至1906年间的鸦片税制。全文指出其课征沿革、种类、性质及与各级政府间的关系, 也指出鸦片稅在晚清全国与各地财政中的地位,及其在平衡区间财政盈亏中所发挥的作用。文中也利用进口鸦片需求之价格弹性指出因为鸦片上税而导致的价格上涨,对鸦片消费总额的影响不大。在对鸦片吸食人口与鸦片消费额提出估算之后,本文指出: 清政府的鸦片税证课政策虽增加了岁入,从而协助政权的维系,而且由于本国、外国鸦片税率的差距,也有助于本国鸦片逐渐取代外国鸦片而減少中国的的漏巵,但整体而言,这项政策还是延緩了中国的经济。

    082/日治时期台湾的税关资料及其运用

    林玉茹

    摘要:1895年,台湾由于清、日甲午战争失败,而被割让给日本,结束长达212年清帝国的统治。作为日本的第一个殖民地的台湾,不但岛外贸易由清帝国经济圈转纳入日本帝国经济圈中,而且1860年开港以来施行的海关制度也由清帝国洋关模式转为全面接受西化的明治维新政府模式,海关改称作「税关」。1943年12月,为了因应决战局势下海运体制的一元化,台湾总督府新设港务局,废止税关,以港务局体制取代长期独立于总督府之下的税关体制。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台湾重新回归中国统治,12月又恢复清末的海关总税务司署管理制度。

    大抵上,日治时期海关制度曾经进行多次变革,也产生了相当庞大的资料。这批史料有利于观察殖民地时期台湾社会和经济样态之变化。然而,过去至今,尚未有专文来介绍日治时期税关制度的出现和演变,税关相关的报告或出版状况,以及研究者的利用。本文即以日治时期台湾的税关为研究对象,初探其制度的建立和演变;海关资料的产生、类型及典藏现况,以及其史料运用状况。

    123/晚清时期上海对外贸易中的香港因素

    毛立坤

    摘要:晚清时期,沪港两埠同为中国沿海地区仅有的两个枢纽港,相互间的贸易联系十分密切。在上海口岸洋货进口贸易领域,香港成为上海口岸第三大或第二大洋货进口间接中转地或直接供货地。在上海口岸土货出口贸易领域,香港只是上海口岸第四大或第五大土货直接出口地或间接中转地。尽管支配两地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机制有所不同,但是沪港两埠贸易联系的增强,使其双双成为带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领头羊。

    137/梅乐和与江门开埠设关情形论略

    杨换宇

    摘要:1904年3月8日,在梅乐和的主持下,江门关成立,标志着江门正式开埠通商。在江门期间,梅乐和一方面负责处理江门关的主要事务包括选募海关职员、港口划界、海关选址、拟定规章制度与征税等;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西江通商章程》的修订,并借机扩大江门关的管辖范围。通过上述考察,呈现了梅乐和筹办江门开埠的动态过程,借以深化近代中国口岸开埠史的研究。

    151/中国近代海关的航海知识生产及其谱系研究

    姚永超

    摘要:中国近代海关兼管海务和港务,它引入了英国等近代世界海洋强国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技术,对中国沿海及内河地区进行过长时期和系统性的水文和气象调查,并曾生产和刊布大批科学性的近代航海图书资料。按航海知识谱系,近代海关的航海图书资料可分为海图、航路指南、助航设施报表、气象资料报表、潮汐表、地名录、航运里程表、综合资料等数种;按其内容和性质,则是英国近代对华航海调查资料的衍伸,多数在近代属于公开发行,少数为海关内部工作指导专用。近代海关航海知识的生产和累积,既是该机构对中国航海和航海科学发展的贡献,也是英帝国主义对华课业教程的一部分。

    167/20世纪初期天津对外贸易变化简析—从海关史的角度

    张利民

    摘要:简析20世纪前后天津进出口贸易的数据,认为直接进出口贸易的增加是20世纪后的主要变化。从进出口商品的结构、贸易总值、轮船数量和对日贸易等方面论证国际市场对进出口贸易增加的影响。分析了海河工程局的海河裁弯取直和入海口疏浚,认为这是导致天津直接进出口贸易迅速增加的原因,并通过简述铁路开通对腹地的作用和政府兴修铁路,论证广义上的政府行为也是对外贸易发展的推力。文章认为,20世纪后天津对外贸易的迅速增加,国内外市场的供求是在较长时段内的持续的推力,而政府主导的海河通航和铁路开通则在较短时段内发挥相当的作用,尤其是直接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包括各级和不同政府在内的广义上政府行为的因素。

    182/税务专门学校与华籍关员(1908-1949)——中国新行政官僚体系的设立

    张志云著,车群译

    摘要:本文试图考察中国新行政官僚体系在税务专门学校中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国政府如何一步步从外籍关员手中收回海关权力。新关员的培训方向一直在通才教育、专才训练以及党务干部培养三者之间摇摆,中国政府对控制权的主张揭开了一场为期四十年的政治角逐,海关总税务司署、政府、以及政党都被卷入了这场争斗。

    200/海关洋员回顾录和第二代海关史研究

    滨下武志

    摘要:在海关史研究里,从海关洋员个人的历史,我们可了解更多海关的人事史。海关洋员汉学家的中国古典研究展开了文化史/文化比较史等新的研究领域。海关洋员的传记是海关洋员在中国的“生活誌”,包括日常生活、爱好、纪行、职业/专业等,都是反映海关洋员个人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的记录,包括书信、日记、回忆录、访谈录、配偶/儿女和亲戚的观察记录。为了深化了解海关洋员个人在中国的活动,我们需要把握以个人为主的以上的各种记载。在离开海关后,海关洋员实行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人甚至开始汉学家的研究活动。另外也有些人在返回本国后,开始了大学的汉学研究与参与教育方面的活动,逐渐建立起欧洲的汉学传统,本文把这一范围的研究统称为“第二代海关史研究”。

    211/外籍海关税务司在中国──相关的英语研究和评简立言著《中国海关税务司和翻译先驱邓罗的一生 (1857~1938年)》

    李培德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近年有关中国海关史的英语著作,指出通过自传、回忆录、来往书信和照片,可对外籍海关税务司在中国的职业生涯有更深入的了解。简立言所著《中国海关税务司和翻译先驱邓罗的一生 (1857~1938年)》可说是这一方面的代表作,通过邓罗在中国海关的职业生涯史,可帮助我们用新的角度去看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

回复 马光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