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中国早在隋朝就已经发现了钓鱼岛?

对于中国人何人何时最早发现钓鱼岛的问题,之前普遍流行这样的说法:明代洪武五年(1373)杨载在出使琉球国的航行中发现了钓鱼岛,或说明朝航海指南《顺风相送》中最早记载了该岛岛名。然而,施存龙先生最近的一篇论文直接推翻了这些说法,并提出中国早在1400多年前的隋代(609年)就已经发现了钓鱼岛!

施先生的论文《钓鱼岛早在距今1400多年前由中国航海家原始发现并非哗众取宠的噱头之作,亦非空口无凭的信口开河之论,而是有着扎扎实实的史料依据和严谨的逻辑推断。本人学力委实有限,对钓鱼岛问题并不熟知,故不能从专业角度来判断施先生之说是否真切。其论断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起码现在读起来还是有理有据的。相信不久学界自会对此问题进行严格论证。以下为本人读书笔记与摘要,供参考:

施文中,作者首先开宗明义地指出杨载发现钓鱼屿不符合事实和情理,其原因有:史料中无任何反映杨载发现钓鱼屿的记录;杨载仅为外交官员对各个岛屿不甚熟知,不可能说会发现新的岛屿;史料可证明中国人发现钓鱼岛远在元代之前,自然轮不到明代的杨载去发现钓鱼屿。作者指出所谓的“渔民首先发现,杨载首先驻足”的说法也没有史料依据,并对《顺风相送》一书成书时间与其中记载的钓鱼屿问题进行了探讨。(关于《顺风相送》一书的作者及成书时间,可参加陈佳荣先生:《<順風相送>作者及完成年代新考》。

《顺风相送》中记载的钓鱼台(钓鱼岛)

 

通过对《隋书·琉球国传》的重新解读,施先生认为朱宽率领的隋舰队前两次到达的“流求”只是台湾岛北部,只有在第三次的探索“流求国”的航行中才到达了今天的琉球群岛。施先生之所以如此判断陈棱舰队到达的“流求”就是今天的琉球主岛,其主要依据有:航行的天数和里程、当地人的社会组织与对隋军的态度、唐宋对“流求”的概位描述等。

之后,施先生对日本学者藤田丰八把隋代的流求当作台湾、把高华屿对应为澎湖列岛花屿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藤田丰八的观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颇为盛行,以讹传讹,以至于很多人信以为真。施先生认为把高华屿定在澎湖列岛不符合当时航路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万里海防图》的记载逻辑,更不符合花屿在隋朝时自然条件不允许隋船停泊也无停泊之必要的客观事实。批驳前人的错误观点之后,通过对岛形与岛名的对照、对地名历史沿革的考察,并结合明清地图对比研究,施先生指出高华屿就是今天的钓鱼岛。

现藏于牛津大学图书馆的明代地图中显示的琉球国

 

最后,作者总结到:

以上证明隋代由中国航海家何蛮等人提议并领航探索,于隋大业五年即公元609年到达终点港为今琉球的政治中心岛,航路上发现并记录在案的高华屿是今钓鱼岛,因此,可以论定距今1400年前,是中国航海家及其驾引的官方舰队最早发现了钓鱼岛。何待某些日本政客大言不惭声称他们1884年或1885年发现钓鱼岛呢?

《中国早在隋朝就已经发现了钓鱼岛?》有3个想法

回复 Uicheap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